爱尚小说网 > > 道北小黑 > 惨案惊心

惨案惊心

推荐阅读: 大主宰   完美世界   龙王传说   雪鹰领主   择天记   一念永恒   武炼巅峰   无限拍卖行   绝品鬼医  

    就在公安干警加紧对外号叫”小黑”的魏振海进行追踪调查时,一个更大的惨案再一次震惊了西安市民的心。

    1986年12月20日,是一个干燥凛冽的日子。天空布满阴云,枯干的树枝上偶尔飞来几只觅食的麻雀,田野里的麦苗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西安市北郊炕底寨村外,距点将台不远的麦田里,支着一架用圆木绑成的三脚架,两个年轻人正在井口忙着。他们要乘严冬到来之前,把水井淘好,以备来春浇麦。

    三脚架上的顶端安了一个简易滑轮,绳子从上面系向井底。井边散乱地放着一些绳子、木杠、抬筐等物。两个年轻人站在井口,手里抓着绳子,其中一个青年掏出烟递给另一位,二人说着闲话。

    ”这好烟,是二蛋家的?”

    ”是哩。你看二蛋媳妇咋样?”

    ”二蛋那憋把逑样儿,找下个媳妇倒蛮俊的……嘻……”

    ”喂,昨儿黑你听房根儿了?”

    ”听了,那娘儿们不干呢,嘻嘻……”

    正说着,就从井底传来喊声:”我日!咋这么臭呢!快把筐吊下来!”

    二青年停止说笑,将竹筐系了下去。

    这是一眼旧机井,为了提高扬程,井的上半部分用砖砌成,距水面不远有个二层平台,扬水泵就置于台阶上。青年农民吴宝站在台阶上,小心翼翼地扶着井壁,用铁齿在水面上扒拉着。水面上盖满被吹进来的玉米桔和废塑料袋等物,吴宝喊道:”我日!东西不少哩,早说叫盖个小房,没人管呢……”黑暗中,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他顺势踢了一脚,嘟哝着:”谁家的死狗呢!”

    竹筐从上面吊了下来,他拽过来在台阶上放稳当,想用铁齿扒将井台上绊脚的东西装进筐里。但那东西实在太重,试了几次不成,最后只得下手将其搬起来。一股特殊的恶自扑鼻而来,几乎使他窒息。他用袖子捂住鼻子,冲上面大喊:”快吊起!闲谝个逑啥呢!臭死啦!”

    上面的人答应一声,竹筐慢慢升起。

    井口上的两个小伙子用力扯着绳子,越往上升,井里冒出的臭味就越浓,他俩不约而同地掩着鼻子,冲井下喊:”啥逑物事,臭成个这?!”

    竹筐拉出井口,只见里面装着一只蛇皮编织袋,鼓鼓囊囊地淌着脏水。二人小声嘀咕着:”谁家的死猪哩?扔就扔逑的,还装啥袋子呢!”一边说一边就将竹筐抬到麦田里,喊声”一二三!”将袋子倒掉,又走回井口重新将竹筐系下去。

    井下,又传来吴宝的喊声:”我日他娘!谁家死这多猪……!”

    竹筐再一次慢慢升上井口,这一次筐里装满了破碎的布片、破编织袋子等杂物,筐沿上赫然横着一条肿胀发白的人腿,脚趾上的红色指甲油已经有些褪色。

    两个青年人发一声喊,丢下绳子,张开双臂,在空旷的田野上没命地狂喊乱跑……

    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处的干警们火速赶到现埸时,这里已经围了不少村民。他们远远地站着,捂着鼻子,脸上震惊不安,目光呆滞而疑惑。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们显然无法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没有人大声说话,他们全都安静地看着干警们的工作。

    破旧的草席上摆满了碎尸,大大小小一共有135块之多,比较完整的是六条腿和几只手,但均已被井水泡得肿胀发白,有些还已经开始腐烂,草席旁还有一堆破烂的衣服和鞋子。

    刑侦处技术科的孟法医、尚法医和同事们,围在碎尸旁有条不紊地工作。众所周知,公安界最累的是刑警,刑警中最苦的是法医,而法医最怵头的就是碎尸案,更何况摆在眼前的是三具碎尸。

    人群外,刘平和马继志站在警车旁,正在小声地交换着意见,不时向井口方向望上一眼。王爱军一只脚蹬在保险杠上,一言不发,默默抽烟。车后不远处,掏井的三个小伙子颓丧地坐在地上,身心俱颤,显然还没有从刚才所经历的惊吓中完全恢复过来。他们把身上的大衣和棉祆裹了又裹,挟着烟的手不停地哆嗦着。吴宝更是把头埋进臂弯,嘤嘤地哭泣,朱瑞华和他们的家人正在尽力地安慰他们。

    法医们忍着腐尸散发的恶臭,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可能地将尸块拼接起来。现在,人们已经可以大致看出草席上的三具人形,他们断断续续、支离破碎地躺在那里,叫人一睹毛骨悚然,再睹惊破心胆。在埸的干警和群众对罪犯心肠之歹毒、手段之残忍无不报以极大的愤慨。

    十分巧合的是,这起骇人听闻的”12.20特大碎尸案”与”10.20特大抢劫杀人案”不多不少刚好相隔了两个月。

    以后的数天时间,刑侦处技术科充满了紧张、忙碌的气氛。几乎每个人都参与了对这起案件的技术鉴定,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一个个技术数据出来了。

    这一天,刘平和马继志再一次来到技术科,听取孟宗林法医的全面汇报。

    ”……经鉴定,现已证实死者一共是三位,一男二女,男约26岁左右,身高1.72米;一女约25岁左右,身高1.66米;另一女约22岁左右,身高1.59米。从尸体残余部份看,三人均未参加过重体力劳动,尤其是两位女性,脚趾还染着红色指甲油,可以肯定是城市青年,死亡时间大约在两个月以前……”

    ”慢点!请再重复一遍!”一直皱着眉头认真思索的刘平突然打断孟宗林的介绍。

    孟宗林抬起头来:”重复哪一部分?”

    ”最后那句话。”

    孟宗林低下头念道:”死亡时间大约在两个月以前……”

    ”也就是说,凶案大约发生在10月中下旬,对吗?”

    孟宗林看了看手中的报告,不解地:”是的……”

    刘平没再多说什么,摆摆手道:”继续讲!”

    孟宗林以为自己什么地方错了,声音比刚才小了一些:”由于时间过久,又经水泡,大部分尸体已经腐烂。所幸有一部分落在井下的二级台阶上,加上天气寒冷,保存比较完整。这部分主要是其中一具女尸的躯干部,上面有19处刀伤,大部分集中在腰部和背部……”

    听到此,刘平对马继志悄声耳语了一句,马继志随即从”10.20特大抢劫杀人案”的卷宗里,找出廖苇丽的伤检报告递给刘平。

    刘平在材料上的一段文字下重重地画了一条红线,递还给马继志。马继志拿过一看,这段文字是”……被剌多达27刀,大多集中在右侧腰部和臀部……”他会意地冲刘平点点头。

    当夜,刑侦处会议室里,集中了全体侦察员,尽管他们着装不同,但逐个看过去,每个人的表情都十分严峻。刚刚听完法医鉴定报告,他们心里都有说不出的沉重。这些长期战斗在公安第一线的老刑侦们,在与各种各样的犯罪打交道的过程中,对血与火可谓司空见惯了。但象这样惨无人道的犯罪还是第一次遇到,高度的责任感驱使他们恨不得立刻将凶手捉拿归案,向人民作个圆满的交待。

    刘平十分明白大家的心情,他抓住时机,用他富有魅力的语音,操着浓重的方言,语重心长地进行战前动员:

    ”……现有全西安城人人都在议论这'六条腿',还越传越邪乎了,讲啥'六条腿一顺顺',同志们,压力大呀……!'10.20'省军区那个案子刚刚有点线索,又接二连三出了'曹家巷伤人案'和这'12.20碎尸案'……现在西安市人民最关心的是啥?我们回到家听到自己家里人议论的又是啥?是你公安局有没有本事,能不能破案?!……不光是人民在看着我们,罪犯也在看着我们,他敢搞出这样大的案子,就是要跟我们斗呢!向我们挑战呢!”

    说到此,他不由地站起身,提高了声音:”我看我们在座的诸位,也都是七尺男子汉,也都是有脸皮的人,咽不下这口气也窝不住这股火!再大的道理我先不讲,我只说人家要跟你斗,找到你家门上来骂你,吐你一脸唾沫,你咋办?!我看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他找出来,砸烂他!”他挥下拳头,重重地砸在桌面上。

    顿了片刻,他接着说:”……当着大家的面,我先表个态……”说着,从身后提过一个装满洗漱用具的网兜,往桌上一顿:”从今天起我刘平就住在办公室,啥时间破了案,我啥时间回家!同时,为了集中时间、集中警力、集中线索,我要求专案组的全体干警,从今天起集中办公,吃在这里,住在这里……!”

    他环顾一圈,看着大家那信任的目光,他不由心头一热:”……同志们,我知道前一段时间你们都很辛苦,但我希望大家再辛苦一些、再努力一些……等到啥时候把案子破了,那时候我请你们的客,你们掉的肉我给你们补回来;你们耽误了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我去登门请假;你们牺牲了娱乐和休息,我到时间为你们开舞会,让你们跳个够、唱个够……!”

    没有任何大道理,但这一番入情入理的话,却象一股风,将大家心里憋得那把火吹得更旺,劲鼓得更足。

    散会后,刘平把马继志叫到办公室,询问对魏振海的调查进展情况。马继志点上一支烟说:”从去年底开始,魏振海就根本不回家,住啥地方谁也不知道,他还经常流窜到外地,找到他很不容易。”

    刘平在屋里踱了几步说:”老是在外围兜圈子肯定不行,对付狡滑的罪犯,我们自己要比他更机警。乱闯乱碰不是个办法,运用谋略,干起来那才有意思。”

    马继志望着刘平,不解地问:”你的意思是……?”

    刘平一笑:”前几天你不是找我要人?””是呀,案子这么多,这么大,我们刑侦处一个人要当几个人用,大家也真是吃不消了……”

    ”你想要谁?心里有没有谱?”

    ”咋样?你真的让我指名点将?”

    刘平笑笑说:”你还是真不知足了,我先听一下你想要谁?”

    马继志也站起身:”能不能把……”大概他自己也认为不可能,便打住摇头一笑:”只怕不行。”

    ”你说出来嘛!要谁?”

    ”预审处的梁培勤……”

    刘平一听,连连摆手:”不行不行。别人谁都可以,就是老梁不行……”

    马继志坐下去:”我就知道不行嘛,你还让我讲啥呢?”

    刘平狡黠地笑着:”我给你这个人比老梁也不差……”

    ”是谁?”

    刘平故意卖个关子:”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他又想起另外一件事:”魏振海的照片搞到没有?”

    马继志从笔记本里找出一张照片,递过去:”就是这松。”

    刘平接过看了一眼:”还很年轻嘛……”

    ”这是他16岁入狱时照的,近照还没有……”

    第二天,刘平把马继志叫到办公室,一进门就看见预审处的梁培勤科长站在室内,看样子他也是刚到。未容马继志说话,刘平站起身指着老梁笑着问:”昨天我讲给你找个人,你看这个人咋样?!”

    马继志与刘平相视笑了起来,梁培勤望着他俩,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便打趣道:”好哇,你们两个也不征求我意见,就把我给派定了……”

    刘平也笑着说:”老马你看,啥事情也瞒不过这预审专家。”

    梁培勤说:”刚刚你一打电话我就知道要提前进入了,不过我还想带上一个帮手。”

    ”想要谁?”

    梁培勤并不答话,笑眯眯地拉开门走了出去。不一会儿从门外领进一个小伙子来:”就是他,贺键!”

    过不多久,梁培勤就到了退休的年龄,他这一辈子,一直从事公安预审工作,被人戏称为”西安第一精明”。他清瘦精干,善于思辨,没有什么能逃过他那双猎鹰一般的眼睛,再狡滑的罪犯几个回合下来,也会不知不觉满入他的思维陷阱,乖乖地缴械投降。

    贺键刚是一位刚刚步入公安战线时间不长的新兵,他对警察这一职业有着特殊的偏好。幸运的是,一参加工作,就能在梁培勤这样的预审专家的带领下,参与到这起全国罕见的大案中来,这使他在振奋的同时,又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一连几天,梁培勤好象并不急于有什么,他把贺键领进档案室,从早到晚关在里面,谁也不知道他俩在忙些什么。

    又是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窗外呼叫的风声越发衬托出室内的安静,昏暗的灯光下,只有翻动纸页的声音。梁培勤堆着厚厚一大摞档案,他鼻梁上架着老花镜,仔细地,一页一页地翻阅着,将其中认为有用的东西摘录下来。贺键面前的桌上,摊着一张巨大的白纸,上面清楚地写着”魏振海社会关系一览表”他正把老梁摘抄下来的内容抄到表上。

    突然,梁培勤叫道:”小贺,你过来!”

    贺键走近,梁培勤摘下眼镜,将一本案卷递过去:”我看就选这松了!他是魏振海的中学同学,以后又是一伙。魏振海被判刑后他落了单,后来因犯流氓罪入狱。狱中表现不错,两次获得减刑,现在还剩下一年刑期……,你觉得咋样?”

    ”我看可以试一下。”

    梁培勤直盯盯地望着贺键,目光中满含着复杂的感情。半晌,他用严肃的语气一字一顿地说:”我给你三天时间,尽快熟悉角色。这份案卷要吃透,熟悉这松的一切!还有,从现在起,你的名字就叫贺三。只能跟我单线联系,具体联络办法和联络点到时我会通知你……”稍顿又道:”有几条纪律你要牢牢记住:第一,绝对不能到局里来;第二,见到局里熟人要尽可能躲开,装作不认识。戏是假的,但要做成真的;第三,绝对不能对任何人讲这件事,包括家里人和女朋友。小贺,你要打交道的,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鬼,需要处处多加小心。你必须向我保证,一定不要出事,不然我没法交待……记下了?”

    贺键点点头,他的表情严肃而庄重。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