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民心即天下

推荐阅读: 大主宰   完美世界   龙王传说   雪鹰领主   择天记   一念永恒   武炼巅峰   无限拍卖行   绝品鬼医  

    看着这些内容,朱瞻基的心中稍定。

    同时心里头也更加惆怅。

    老爷子终究是在临死前还想着他这个大孙子,遗诏、兵力,都安排好了,可自己却连老爷子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想到这里,这心里头就不免有些悔恨。

    还有自己老爹,临死之前的最后一段时间都还在教导着他为君之道。

    为君者,当胸怀天下,不可心中只有利害而无是非。

    军队、制度、法令、朝廷。

    这些都是国家构成的必要。

    可若只有这些,也是不行。

    道德、家国情怀、仁义,这些也都是为君者具备。

    一个国家这么多人,就是再完美的制度、再完美的法令,再强大的军队,也管不住人心。

    更何况,军队、制度、法令,这些都脱胎于天下百姓,自然无法战胜天下百姓。

    一味只知好勇斗狠,心中只有利害,而忘却仁义道德,失了人心,便是失了天下。

    将国家权力这一公器以作私欲之用,早晚会出问题。

    这些,都是他爹教给他的道理。

    同时,他爹也用自己的一生在给他讲好这个道理。

    大明再强,明军再厉害,火器大炮超越时代,可如果军心一乱,满盘皆输。

    军心,何尝不是天下人心的表现。

    北征漠北,乃蒙古部族袭扰边境所致。

    天下归心。

    此乃正道。

    可若是在如今大明朝在连年的大战之下,百姓食不果腹下,还要在北征之后再因为朱家自己打一场内战,天下人心皆失。

    这话,他爹朱高炽曾经反复说过好几遍。

    战,不可轻起。

    可备,而不可战。

    阴谋诡计,成不了大事,要当皇上,就得以天下百姓为重。若非如此,那龙椅上坐的是蒙古人、瓦剌人、还是咱们老朱家的人,又有什么区别?

    对百姓又有什么关系?

    凡事,要先谈,谈不妥,再谈!

    反复的谈,反复的让步,直到最后非打不可了,再出兵。

    权力,是公器。

    什么是公器?

    那不是一家一人的东西。

    做任何事情,要让天下人都看到,你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诚心,这才是正道!

    国家不循正道,没有人支持你。

    不向百姓施恩,没有人爱戴你。

    耍威风,好勇斗狠,这很容易,学会受气,学会宽恕,学会容忍,这才是最难的!

    当初在听自己老爹做这一番话时,朱瞻基便联想到了后世种种,后世世界,岂不如自己老爹口中所说,要让天下,让世界看到你有解决问题的诚心。

    有担当,有责任。

    若不受气、若不吃亏,若不容忍,这是担当吗?

    若不再关键的时候节制,只是责任吗?

    若无此二者,与旁人何异。

    与那些烧杀掳夺的贼人何异。

    若只想当个偏安一地的君主,这自然容易。

    贼人敢犯,杀贼人。

    谁人敢欺,虽远必诛。

    可要坐到那个位置上,这二者便绝不可失。

    况且后世还远不如敌寇。

    就好像今日,五十万大明朝精锐,如果他朱瞻基这个太孙与外边的两位没有任何不同,都是只计较利害关系,却不心怀仁慈,不以天下百姓为重。

    和他们有什么区别?

    外边的五十万大军势大,外人,天下人,何不助他们而覆灭他这位太孙?

    岂不更好,更妥当?

    就好像当初靖难,若不是那建文不怀仁义,一味强势削藩,若不是老爷子朱棣素来有贤名。

    那靖难之役若能胜了才有鬼。

    若老爷子和那建文一样,好好皇帝的臭脚不去捧,去捧一个装疯卖傻了多年的燕王?

    再看今日之局势,若无他朱瞻基的老爹,太子朱高炽的仁义之名。

    这朝廷的命令到了那山海关,有用吗?

    五十万大军,谁不知道这仗谁打谁输?

    若天下之计较其利害关系,只要他那二叔三叔一声令下,所过之处可谓无人敢战。

    那些官员将领们或许还能混个从龙之功。

    可他们明白,为将,为臣者,以忠为先。

    所以才会如此。

    可是他这位太孙,日后的皇帝都不遵从这些没有写在法令中的规则,天下谁会遵从。

    想着那些老爹生前讲过的话,站在原地的朱瞻基,心中也渐渐有了计较。

    尽管这一场仗还没有开始。

    也没有开打,但他心中却已经有了计较。

    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想到自己老爹生前的话后,便心中明了。

    这一仗,看似打的是军队,实则完全不同。

    若一支五十万的大军便可以将大明朝这么大的地界打下来,那历史上就不会出现打了十几,几十,甚至上百年的仗了。

    春秋战国,打了五百年。

    若真这么容易,这些历史也就不会存在了。

    后世阿德,也早已统一世界了。

    还谈什么精神,谈什么主义,谈什么信仰。

    “起来吧。”

    随着他面前的那名传令兵起身后,朱瞻基又说道:“这一路辛苦了,下去领赏休息吧。”

    闻言,传令兵当即喊道:“多谢太孙殿下!”

    说完,便走了出去。

    而在那人离开之后,一旁的那些大臣们也都顿时露出了笑容,说道:“皇上的这封遗诏来的太是时候了,有了这封遗诏,朝廷便可在大义上站住脚了。”

    “是啊....”

    “还是皇上圣明,有......”

    “.......”

    听着身边众人的话,朱瞻基却没有丝毫的高兴。

    在想明白自己老爹曾经给他讲的那些道理后,朱瞻基明白这一场仗绝不能这么打。

    想到这里,朱瞻基也不耽搁,当即对着众人一招手,在来到那书桌后坐下后,一边伸手去拿那毛笔,一边说道:“杨士奇!”

    闻言,杨士奇赶忙来到近前,回道:“臣在。”

    “我命你即刻从顺天府筹措好酒一万坛,牛羊各一千头,赏银三百万两,上好大米两百万斤,命人即刻送往关外,传话三军,这是太子爷犒赏三军的,让他们吃好,喝好!”

    “另外,根据此前所有战报战功,你们兵部连夜拟定封赏将领名单,交由户部过审。”

    听到这话,那杨士奇还在发愣,不明白太孙殿下这是突然之间怎么了。

    刚刚还在说那关外的将士们补给粮草不多了,如果将他们困在关外,终有一日可以破敌。

    可如今太孙殿下却突然又要大行封赏。

    这不是资敌吗?

    然而,朱瞻基显然并不会给他太多思考的时间,直接皱眉问道:“听到没有!”

    那杨士奇虽然对太孙殿下的这个办法觉得不妥,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忤逆太孙殿下他一样不敢,加上现在还没有搞清楚状况,只能是赶忙躬身回话道:“微臣领命!”

    在那杨士奇回话的同时,朱瞻基也是再次对着那吏部尚书说道:“王直!”

    “臣在!”

    “命你吏部连夜按照兵部准备好的封赏名单,提前预备好东西,我只给你们一日的时间,明日天黑之前,朝廷的人马必须上路。”

    “是!”

    最后,朱瞻基将目光看向了那礼部尚书,说道:“吕震!”

    “臣在!”

    “皇上的丧葬事宜,即刻开办,传旨天下藩王,命他们收到旨意后即刻进京祭拜!”

    随着朱瞻基此话说出,在场的那些官员们顿时有些犹豫的说道:“殿下,皇上驾崩的事情非同小可,若是如此轻率昭告天下,恐生异端啊!”

    然而,面对那些内阁大学士们的话,朱瞻基却丝毫不在乎,说道:“皇上驾崩,此等大事岂是能瞒过去的?身为皇孙,我要是连皇爷爷驾崩的事情都瞒着天下人,瞒着那些各地的藩王,他们会怎么想?他们会怎么认为?难不成,我们是要关起门,自己当皇帝?连自家人都不告诉?”

    这件事不管是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所以朱瞻基压根不给他们任何反驳的机会。

    “行了,这件事不用再议,你们遵照行事就是。”

    见此,看到朱瞻基态度坚决,在场众人也不好说什么。

    毕竟他们眼前的这位太孙可不是那些寻常的皇孙,他们这位太孙,心智坚定,一旦决定的事情,别人是劝说不了的。

    这一点,从以往在监国的时候就能看出来。

    那时不过一个长孙,才刚刚领了监国之责,他可是敢将皇上亲自任命的内阁首辅扒了官服扔回去醒酒的人物。

    尽管与刚愎自用沾不到任何关系,也听得进旁人劝说,可一旦决定好的事情,别人是劝说不了的。

    那礼部尚书吕震,当即喊道:“臣,领命!”

    听到这话后,朱瞻基也是又补充道:“传给各地藩王的旨意,我会自己拟定,你只需去准备其它的事情就好。”

    “是!”

    在交代完这些后,朱瞻基又仔细的想了想,最后对那户部尚书夏元吉说道:“夏元吉。”

    “臣在。”

    “传旨天下各州府县,即日起,朝廷将为天下各州府县官员一体缴纳五险一金,按照官员品阶制定相应的俸禄补贴。除了官员外,入了朝廷编制的工匠、将士、郎中、差役等,全部一体缴纳。”

    随着朱瞻基的话说完,那夏元吉当即说道:“殿下,如此多人的额外支出,户部无法满足这么大的支出啊!”

    可朱瞻基却说道:“放心,大部分的开销都是由内库支出,户部只需要每年缴纳一部分的金额就行,数额不会太大。”

    闻言,夏元吉倒也能接受,可还是说道:“不过,殿下,如今都这个时候了,再做这些,还有用吗?”

    夏元吉的意思显而易见。

    如今皇上驾崩,眼看着天下就要大乱,汉王赵王有可能就率军来攻了,这个时候再做这些讨好人心的事情,还有用吗?

    其实又何止是夏元吉一人这么想,在场的大多人都是这么想。

    但朱瞻基却只是笑了笑说道:“拉拢人心的事情,什么时候做都不为迟。再说,我朝官员工匠等俸禄本就不高,朝廷本就该做这些。行了,都下去办差去吧。”

    闻言,在场众人纷纷对视一眼后,拱手对着朱瞻基告辞了。

    看着众人离开,朱瞻基的脸色又重新恢复了冷清。

    其实他朱瞻基还有一句话没有说。

    “无论如何,无论什么时候,只要那二叔和三叔还没有将他朱瞻基这颗脑袋给砍了,他就要让天下人看看,他朱瞻基在这皇位之上,和汉王赵王在这皇位之上,到底有什么区别。”

    想到这里,朱瞻基转头看了眼一旁通往后院的通道。

    虽然有心这个时候先去瞧瞧母亲,可他也明白这个时候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随即,便对着场中唯一剩下的老三朱瞻墉以及如今的顺天府尹郭济,说道:“老三,你去后院看看娘,不要让她太过伤心了,你去陪着。”

    闻言,老三朱瞻墉立马便点头朝着后院而去。

    而朱瞻基也看向了场中最后的一个人,郭济,说道:“郭济。”

    闻言,郭济赶忙拱手道:“臣在。”

    “如今京城的城防军都是你负责的?”

    郭济点点头,道:“回殿下的话,事急从权,朝廷给的差事。”

    朱瞻基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正好,回来的时候我瞧着城上的城防官兵是平日的两三倍,可是如此?”

    郭济当即点头,回话道:“正是。”

    “行了,去将人撤下来吧,这么多人站在上面,让人害怕。就算大军真的攻过来了,这些人也不抵挡不了什么。到时候再安排上去就是了,这个时候不用如此。”

    “另外,京城的进出明日一早也恢复正常,该什么时候关城门就什么时候关城门,跟往日一样,不得擅自更改。”

    郭济虽然不明白朱瞻基到底在想什么,但想到往日这位太孙殿下的手段,明白太孙殿下这么做必然有他的道理,便立马回道:“臣,领命!”

    朱瞻基点点头,道:“行了,去办差吧,办完事情后就去休息,这些日子有的忙。”

    “谢殿下关心!”

    随着这大堂之中的所有人都离开之后,朱瞻基长长的松了口气。

    可就是再累,依旧还是从那桌面上取下一支毛笔,在那白纸之上写了起来。

    “皇太孙朱瞻基谒见。”

    “侄儿朱瞻基奉太子之命,前往迎接皇上圣驾,于途中得京中急报,皇上驾崩于返京途中,急回,刚入京城府内,却又闻父亲太子病逝。”

    “侄儿惶恐。”

    “回想少时陪伴于皇上太子身前之日,离玩闹喜乐近,离正道远。行事只问心中欢喜,不问是非天下,为君之道实则一无所知,如今皇上太子接连逝世,侄儿坐卧不安,于此深悟往日种种是非,不由汗流浃背,深自后悔。”

    “皇上亲率大军北征得胜,为大明开不世之功,然得胜途中驾崩,实乃大明之哀,不详之兆。”

    “且不提北方戎敌正伺机反扑,天下各州府县,也有不臣之人蠢蠢欲动。”

    “欲分我大明疆土,毁我朱家根基。”

    “此前新政推行,侄儿虽得皇上恩准,言明此乃大明百年之根基所在,但年少行事未免武断,天下士绅,无不对侄儿恨之入骨。”

    “此番皇上驾崩,太子逝世,侄儿心甚惶恐,可左右环视,却见天下皆野心勃勃之辈,竟无一可倚之人。”

    “思来想去,唯念诸位叔叔可为侄儿助阵。”

    “欲请叔叔回京,祭奠皇上太子的同时,以安天下。”

    “天若假我十年为君,必效法太子,以百姓之心为己心,以百姓之念为己念,与民休养,施恩天下。叔叔之恩,侄儿定当深记。”

    “书不尽言,不能亲至,望叔叔勿要见怪。”

    “侄儿,皇太孙朱瞻基。”

    提笔的一瞬间,朱瞻基又仔细的反复查阅,在几经修改,确认无误后,便唤了一声门外护卫,命其将这折子的内容交到了礼部。

    命其重新抄录,发往各地藩王之手。

    在写完这封信后,朱瞻基也是再次提笔,开始写起了给二叔三叔的信。

    这一次,倒是简单一些。

    也没有多废话。

    只言明与二叔之间的约定还算数,无论胜败留对方性命于世。

    同时,劝说二叔三叔带着皇上尸骨回京。

    如今皇上已逝,礼当入土为安。

    身为人子人孙,就算有什么矛盾和争斗,也该先让皇上入土。

    同时,将太子病逝的消息也告知了对方。

    虽然这事情如今还不能公告与天下,但这种事情也瞒不过那二叔和三叔,与其让他们探知,还不如坦荡荡的告知对方。

    写完这些,准备好一切后。

    朱瞻基依旧还是坐在那老爹朱高炽日常所坐的椅子上,沉沉的思考着全局。

    最后,不顾夜已深。

    又命人重新将那杨士奇给叫了过来。

    .............

    北边,山海关外。

    五十万北征大军,除留下五万兵马于塞北外,其余四十五万兵马此刻早已呈兵于山海关外。

    中军大营内。

    赵王朱高燧皱着眉头对身边的老二汉王朱高煦说道:“这臭小子是什么意思?老爷子病逝在半道上,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吗?他倒好,现在连家都不让我们回去了!”

    听着老三的絮叨,那老二朱高煦却只是笑了笑,然后说道:“如今明军整整五十万大军都在我们手里,你说那小子在担心我们什么?”

    在听到老二的话后,老三朱高燧也是脸色一紧,问道:“老二你跟我说实话,你到底存没存这样的心思?”

    可老二朱高煦却反倒是问道:“你说呢?我的心思你还不知道吗?”

    可能老三朱高燧却说道:“我知道?我知道什么,你跟那小子平日里好的恨不得穿一条裤子,我能知道什么?你们俩就是现在这个时候,坐到一起喝上一顿,我都不觉得奇怪。”

    在听到这老三的话后,老汉王朱高煦坐在椅子上,仔细的想了想后,神色凝重的说道:“老三,如果你哥哥我真想坐老爷子那位置,你怎么说?”

    感受着老二的脸色,老三却故作不知的说道:“我说什么,我什么都不说。”

    老二朱高煦又道:“难道你真的想一辈子坐你这个王爷?”

    对此那老二朱高燧倒也不糊涂,也同样一本正经的对着自己二哥说道:“老二你也别糊弄我,你也清楚,我现在就是王爷,如果跟着你去造反,那日后也是一个王爷,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这事儿我从一开始就没多想什么。不过这天下人都知道我老三是你二爷党,你老二若真想试试,我陪着你就是。不过有些话咱们可先得说到前头,若你日后真的拿了江山,不能杀咱们老朱家的人,更不能拿我老三开刀!”

    听着老三的话,朱高煦点了点头。

    只是看他如今的表情,似乎连自己都还没有真的下了决心。

    否则,这山海关早就开打了。

    “行了,不管到底怎么样,如今这大军之中也不是只有我们两个说了算。那英国公张辅,陈懋,可就不敢说会听我们的,一会儿你去将这些军中的将领们都叫过来,咱们先喝喝酒再说。”

    对于自己二哥话中的意思,那老三朱高燧自然是清楚的。

    如今这军中很多将领都跟他们哥俩没有太大的关系,不管要不要造反,都要先将他们的态度给搞清楚才好。

    闻言,那老三朱高燧也是点了点头,按照老二的话去办了。

    而留在那中军大营之中的汉王朱高煦,则坐在那椅子上沉着一张脸。

    “大侄子啊大侄子,若是老爷子这次真铁了心的立你爹或者你为帝,等你们继位后我还真不好说什么,可如今老头子这么突然的就死了,那你就不能怪二叔我了。不过你放心,你爹和你的小命,你二叔我不会要,但那皇位,总得你二叔也来试试........”

    就当那朝廷之中,包括那军营之中都在各自谋划的同时。

    第二日。

    山海关内不远处,一处县城内。

    两个老头儿正坐在那农家的院子里,下着棋。

    “我说你小子怎么尽走这怪棋,没意思,不下了不下了。”

    说着,便一伸手,将那棋盘直接给推乱了。

    看到这一幕,坐在他对面的大胖子先是一愣,但随即便明白什么,摇了摇头,道:“爹,你说您这胡闹了一辈子,如今这清闲了下个棋,怎么还是胡闹啊。您输了就输了,还不认账了。”

    闻言,那对面的老头子顿时瞪着眼珠子说道:“怎么,瞧着你爹我现在不是皇帝了,都敢这么跟你爹说话了?什么不认账?你自己下的怪棋,没意思,谁爱跟你下你去找谁去。”

    对于自己老爹的话,那大胖子也是无奈的一笑。

    “您看您,这话不是爹您自个儿说的吗,说什么既然不当这皇帝了,就要跟个平常的老头一样,享享人伦之乐?说在这里没有规矩吗,现在您又说这个。”

    那老头子顿时一摆手,道:“行了行了,你那嘴里整天就是大道理,什么话到你嘴里都有道理,行了吧,我说不过你,我也下不过你,行了吧?”

    瞧着面前这跟小孩子似的老爹,大胖子顿时满脸带笑。

    若此时有那朝廷中的人在此,定会惊讶的连眼珠子都要掉出来。

    因为此时坐在那农家小院棋盘旁的二人,正是这当朝的皇帝朱棣,和那太子爷,朱高炽。

    本该身死的二人,此时却跟见了鬼似的出现在了这里。

    就当那笑了一会儿的太子朱高炽回了回神后,还是有些担忧的说道:“爹,虽说儿子我同意了您这法子,可总觉得有些不妥。这是不是太过儿戏了?您一个皇上,我一个太子,弄出这假死一事,这事儿若是被世人所知,只怕是要让后世儿孙笑话的。”

    面对老大的话,那老爷子朱棣却丝毫不在乎的说道:“不是一个假死吗?有什么可笑话的?再说了,那小子要是干的好,那就不是假死了。你们这帮小子,整天不是嫌弃你爹我胡闹吗?现在这皇帝我不干了,让你儿子干,这还不行吗?”

    对此,那太子朱高炽也是无奈的说道:“爹,您知道儿子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一个皇帝和一个太子都突然不在了,你说那小子能抗住压力吗?还有那老二和老三,万一真的动了刀枪......”

    朱高炽到底是朱瞻基的亲爹,不管他之前教育朱瞻基时有多严厉,但这终究是自己的儿子,老爷子不心疼,他心疼啊。

    可老爷子却也说道:“你家那小子,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别以为老头子我年纪大了,昏聩了。这背地里多少事都是你家那小子在办的。就老二和老三那俩货,能是那小子的对手?再说了,我可是给你家那小子留了一大半的五军营和整个神机营。”

    “别的不说,就说真上了战场,你家那小子也不吃亏!”

    听着自己老爹的话,朱高炽也是无奈的说道:“爹,儿子不是说这个,我知道您给那小子留了军队。可这毕竟都是朝廷的军队,就是死一个人也不好吧?”

    然而,朱棣却冷笑一声,道:“死人?死的了人吗?真要到了动刀枪的时候,我倒还真要好好瞧瞧,看谁敢动!那老二和老三我跟他们说过了,如果这一次他们真的敢动手,正好,我这个做爹的也有理由了。”

    听着自己老爹的话,朱高炽还是觉得有些不太妥当。

    “爹,您这都假死了,那军队你还指挥的了吗?到时候真打起来了,您这已经死了的皇帝,谁还听你的命令?”

    面对自己儿子的质疑,那老爷子朱棣却丝毫不在乎的说道:“别看老头子我现在不是皇帝了,可要说那五十万的大军,只要我老头子一句话出去,那老二和老三一个兵都调不动!真当老头子我在后方没事闲着溜达呢?”

    见老爷子如此自信,显然是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对此朱高炽也不是那么担心了,可又有些不解的说道:“爹你既然都安排好了,直接下旨让那小子继任就是了,我们何必躲在这地方呢?”

    可老爷子朱棣却摇摇头,起身走了两步,说道:“有些事情啊,我们坐在那龙椅之上是瞧不清楚的,就是面前站着的是人是鬼都说不清楚,更何况是这天下。你家那小崽子太年轻了,天赋是不错,但还是太早了。所以老头子我有些事情必须给他安排好。”

    “这一次你这个太子和我这个皇帝都不在了,倒要好好在这里瞧瞧,这天下到底有哪些牛鬼蛇神,一次性的给他全部铲除了!还有之前推行新政,当时有老头子我坐镇,自然不会出什么太大的问题,可如今不一样了,这下边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对你家那小子恨之入骨,恨不得将他活剥了呢。”

    “这些祸患,我们能留给儿孙们吗?”

    随着老爷子说完,朱高炽的心中却还有一个担忧,忍不住的问道:“爹,可如果是那小子胜了,还将老二和老三给抓起来了,万一他要起了杀心呢?”

    听着这话,刚刚还一脸得意之色的老头子朱棣,却突然沉默了。

    在沉默片刻后,说道:“若那小子真的想对自家人动手,你这个太子就得重新活过来了。”

    听到这话,那朱高炽顿时便笑出了声。

    随后笑道:“爹啊爹,您说您这叫办的什么事儿,这才假死了,再活过来?您这不是拿天下人涮着玩儿吗?这历朝历代的皇帝,哪个跟您一样。”

    虽然朱高炽很清楚如果朱瞻基真的对那老二老三动手的话,老爷子一定不会放过他。

    但他同时也很清楚,自家那小子绝对不会对那老二老三下杀手!

    别人不知道,他这个做爹的知道。

    如果那小子真会这样做的话,之前都不知道有多少次的机会。

    不知道有多少次的机会可以直接将这俩给弄到藩地去。

    可这小子都没干。

    所以如今他说说也就是随口一问。

    同时,就算那小子真的想要下杀手,只要没有真的杀了,老爷子就绝不会对他真的怎么办了。

    最多也就是带在身边折磨他七八年。

    不过不管怎么样,如今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他也不需要再去多想了。

    这乱七八糟的事情,自然有那老头子自己操心。

    至于外边的事儿,他这个太子都已经死了,还管什么。

    如今这时候才是真正的无官一身轻。

    劳碌了一辈子,也该是享受享受了。

    唯一有些不忍的是,自己那夫人如今还蒙在鼓里呢,看来还得找个时间,想个办法跟她透露透露。

    “黄俨!”

    院子里,老爷子朱棣突然喊了一声。

    很快,那门外站着的黄俨赶忙便跑了进来。

    “皇上!”

    朱棣点了点头,问道:“宫里和关外有什么消息传回来吗?”

    黄俨想了想后,说道:“倒是有,太孙殿下从传回来的消息看,这个时候应该已经是到了京城中。那顺天府尹郭济在与那兵部尚书杨士奇等人商议后,将京城的城防兵力增加了。”

    “之前那杨士奇连同朝中大臣私自调动的备倭兵也已经到了山海关。”

    在那黄俨说完后,朱棣便是一愣:“没了?”

    黄俨点了点头。

    见此,老爷子朱棣也只好说道:“行了,继续探查,不管是京城里还是那关外,有消息要第一时间送过来。”

    “是。”

    在那黄俨离开之后,老爷子朱棣想着如今各处的情况,不由的便对身边的老大笑道:“老大,你觉得,如今你家那小子在干什么?”

    朱高炽想了想,随后说道:“他爷爷和他爹都死了,估计正在哭丧呢吧。要么就是在安慰他娘。”

    闻言,老爷子朱棣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但又问道:“那你觉得咱们俩的死,他对哪个更伤心?”

    听到自己老爹这一个君王问出这种像是小女人心思的问题,不由的便笑出了声:“爹....”

    本想说什么的朱高炽,想了想后又笑着闭上了嘴,由着老爷子,随后说道:“肯定是对爹您的死更伤心些,毕竟您可是从小将他带在身边的,平日里也是您最娇惯他。倒是我这个当爹的,临死前还板了一张脸,训了他大半年。”

    听到这话的老爷子朱棣顿时便大笑了起来。

    想到自家这老大当初在假死之前还专门训了那小子大半年的时间,不由的便忍不住好笑。

    不过笑过之后,老头子朱棣还是说道:“我倒是觉得那小子谁也没哭。”

    听到这话的朱高炽顿时有些愣住了。

    “那小子,估计这时候正跟朝廷的那些官员们商量着怎么对付那老二老三呢。你那儿子别看平日里吊儿郎当,不学无术,可真到了关键时候,那小子的手段可不简单,有时候就是老头子我都不得不服。”

    说这话时,那老头子朱棣的脸上满是自信之色。

    而朱高炽却在听到后,笑道:“爹你对那小子倒是挺有信心啊。”

    京城中。

    伴随着那满朝官员们按照朱瞻基的命令不断执行的同时,天色也渐渐暗沉下来。

    按照朱瞻基的话,今日天黑之前,前往山海关的队伍就要启程。

    与此同时。

    在朱瞻基将那杨士奇又叫回去后,两人也是商议了一夜整个明朝内部的大军调动。

    虽然不会轻易的动兵,但一定要先将人马预备妥当。

    各处边疆的边军,该换防的也赶紧换防。

    能抽调的兵力也是抓紧抽调。

    趁着大战未起,将一切都准备好。

    而这些商议出来的办法,也是要人到各地去传命的。

    整个京城,便犹如一台机器一般,在朱瞻基的指挥下,不断的运作起来。

    清晨,当睡了一夜的胡善祥醒来后,第一时间便来到了朱瞻基这里。

    瞧着他一夜未睡,还在忙碌着,心中不免担忧的说道:“殿下,还是回去休息吧,国事虽然重要,但也不能伤了身子啊。”

    听着胡善祥的话,朱瞻基在将手中的折子放下后,也是揉了揉双眼,满脸疲惫的说道:“嗯,这就回去。”

    “娘那边呢?昨晚还睡的好吗?”

    闻言,胡善祥的也是一脸沉重的说道:“娘从太子爷去世后就一直没有合过眼,也就是昨天你回来后,才在屋里沉沉睡去了,我刚刚去了一趟,还没醒呢。”

    朱瞻基点点头,嘱咐道:“最近这些日子我估计会很忙,家里头很多事情都顾不上,你多操心家里的事情,尤其是娘,一定不要让她一个人待着,多陪陪她,不行就到处去走走。”

    胡善祥听到后也是乖巧的点了点头。

    “对了,昨天回来后还一直没有吃东西呢,你叫人帮我弄点吃的,吃了后我去眯一会儿,有人来的话就叫我。”

    “好。”

    计划的虽然好,但可惜的是,事与愿违。

    刚刚吃了点东西,准备起身去休息一会儿的朱瞻基,还不等他躺下,那门外便来了一人。

    “太孙殿下!”

    朱瞻基虽然有些烦躁,但还是强忍着又走了出去,问道:“什么事儿?”

    “回殿下的话,汉王府里头闹起来了!”

    听到这话,朱瞻基眉头一皱,道:“因为什么事儿,直接说,不要等我问!”

    那人惶恐,赶忙便一口气说道:“之前朝廷命人将汉王和赵王的府上看管了起来,任何人都不得进出,今日一早,那汉王府上的汉王妃便吵闹着要见殿下和太子,说是见不到,就要自刎在府中,如今就在那院子里,手里还拿着匕首呢!”

    听到这话,朱瞻基顿时双眼微眯,道:“看管汉王和赵王府?谁让他们看管的?!”

    那护卫回道:“内阁杨大人他们啊。”

    显然这护卫还并不清楚朱瞻基是刚刚回来。

    而朱瞻基也在听到这话的一瞬间,便骂道:“胡闹!皇亲国戚,还是当朝的汉王府和赵王府,是他们说看管的就看管的!?”

    骂完之后,若是平日里朱瞻基肯定是要先处置了那杨士奇,可想到如今特殊时候,那杨士奇不管做什么,本意都是为了他朱瞻基,也只好暂时将这件事忍住,一抬手说道:“前边带路!”

    “是!”

    汉王府上。

    刚刚来到汉王府门外,不等进入那府中,朱瞻基便听到了里面的吵闹声音。

    ------题外话------

    求月票。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